目前市面上智能手环的睡眠监测功能,都是通过手环里内嵌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来判断的。这种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感知手环是否在移动,以及移动的方向。
所以,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手环都会采用如下的方式来判断佩戴者是否在睡眠,以及睡眠的深浅情况:在一段时间内(比如十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佩戴者没有做任何剧烈的活动,那么就有可能进入了睡眠状态。如果这段时间佩戴者活动量非常少甚至没有,则手环会认定这段时间处于深度睡眠;如果有一些活动量但没有特别剧烈的活动,手环会认定这段时间处于浅睡眠。这种方式在学术研究上也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Actigraphy(体动记录仪)。
从原理上来说,智能手环没有办法真正区分用户是躺着不动还是啥时候入睡的。但是实际使用中,用户倒不太会感受到这样的问题。原因在于:
1. 佩戴者需要保持一个姿势不变一段时间(比如十分钟或者半个小时),才有可能会被认为进入睡眠。而绝大多数用户一般不会为了做这样的测试,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这么长时间;
2. 如果没有佩戴智能手环,而是放在桌面上的话,一般有几个固定的角度。睡眠监测的算法可以认定当手环处于这些位置的时候,无论放置多久都不会在睡觉;
有些智能手环会提供根据光电信号估算的心率。当用户没有佩戴的时候,智能手环会监测不到心率;当用户进入睡眠的时候,心率一般情况下会下降;当用户睡得很深的时候,心率会下降的更低。这样的智能手环有助于提高睡眠时间和深浅的监测准确率。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否有心率监测功能,Actigraphy监测睡眠的准确性都无法百分之百准确反映出真实的睡眠状况。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佩戴智能手环监测睡眠基本上不影响睡眠质量,监测的结果又基本合理,所以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参考方式。
什么是体动记录仪?
体动记录仪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监测系统,能够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进行连续的睡眠-觉醒状态监测。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检查手段,体动记录仪在临床工作的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对失眠、周期性腿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对特殊人群的睡眠形式的评估等。
如何通过身体运动来判断睡眠阶段?
睡眠深度一般是以身体活动减少和感觉灵敏度降低作为衡量指标的,不过目前对于睡眠深度的精确测量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从APP中看到的监测数据也只是大致的睡眠时间。睡眠监测是通过体动记录仪监测人的动作,以系统的计算方式进行累计计算,每2分钟记录一次合计值,与此同时的姿势数据得到记录,通过计算来判断睡眠状态。
深度睡眠的时候人的肌肉会松弛,并且肢体不会产生较大的运动,甚至不会动,而浅睡眠的时候,人体会产生一定的轻微运动。智能手环的原理是通过监测手腕的运动状态,在夜间由轻运动模式慢慢的转变到不动,来判断处于熟睡状态,这里就要使用计算引擎了,接着再根据每个人的睡眠周期,判断每个睡眠周期的结束和开始,以此来计算出深度睡眠时间。
据悉,深度睡眠只占据睡眠时间的25%,也被称作“黄金睡眠”。只有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中睡期、深睡期以及REM快速眼动睡眠期,才对解除疲劳有较大作用。(除了这几个时期,还有浅睡、轻睡时期,大约占睡眠时间的55%),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数据来确定自己的睡眠质量是否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