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官邸和大户人家宅子基本都是四合院:
四合院,一般成“口”字型,里面主要由正房、东西厢房、倒座房、耳房、后覃房合围起来,大的四合院还有像样的庭院、石刻花纹的影壁、抄手游廊、垂花门等,位置朝向为坐北朝南。
正房是四合院中地位最高的房间,高度、深度、面积等都比别的房子大,房间数一般为奇数,三间、五间、七间等,最中间供奉祖宗牌位,按长幼尊卑和左尊的习俗,家主也居住在正房,正房东边居住辈分最长者,如官宦人家的老太爷、老太君,西边居住老爷、太太。这也是嫡妻被称为正房的原因,再两侧,居住妾,所以小妾也叫侧室。
厢房,也分东西厢房,东侧住子辈的年长者,西侧住次子。厢房的规格比正房要小的多。
耳房,耳房根据四合院的大衣,设定2间或4健,正房和厢房都有可以有耳房。从从属关系上来判断,耳房帝位不高,一般为孙辈居住。
后覃房,一般居住女眷或女仆,与倒座房相对,相对隐蔽。
倒座房,倒座房是四合院最南端的房子,因于正房相对,坐南朝北,所以叫倒座房,地位也最低,一般是仆人居住,还临近厕所。
以上说的只是一般的一进的小四合院,如果宅子规模比较大,如四进、五进的大院子,家中人口又少,少爷、小姐等是可以有自己的院子的。
古代各个朝代贵族的住宅格局
春秋时期,士大夫的住宅大门分为三间,中间为门,是办公的场所;左右为“塾”,是“家教”的地方;门内是庭院,上方为“堂”,是生活起居会宾礼仪的地方,堂的左右为“厢”,堂后的房子为“寝”。
汉代的贵族住宅,不但要有门、塾、堂、厢等,还要有车房、马厩、厨房、仓库及仆人住房。建筑形式多为木结构和干栏式,悬山屋顶,出现了方形、圆形、长方形等多种形式的窗户,并有各种窗棂,用围墙组成的三合院、四合院已经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贵族的住宅庭院多为对称布局,大门多为庑殿式,围墙内侧有廊围绕的庭院,在一个宅院中,有数组回廊包绕,有数个厅堂供不同之用。
隋唐五代时期,贵族的住宅布局更为自由活泼,出现不对称布局的庭院,大门由乌头门代替了庑殿式,常用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
宋代的城市住宅多为四合布局,以廊屋代替回廊,前大门进入后以照壁相隔,这种形式增加了居住面积,非常实用。
明清时期,住宅大致可分为规整式格局和自由式格局。规整式格局作为传统住宅样式的主流,一般为三合院或四合院。清政府还对住宅的格式、尺度、等级进行严格的规定。
有“一正二厢”严格内外、尊卑有序,这促使规整式住宅转变为封闭内向型院落,建筑物都有中轴线,均齐对称,主次分明,体现了封建社会家庭生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