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生活节奏和日益增长的工作压力下,良好的睡眠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难以舍弃的“奢侈品”。关于睡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和问题,比如:“睡7个小时就醒了正常吗?”“为什么每天睡8小时还感到困倦?”这些问题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那么,究竟多少小时的睡眠才是健康的?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睡够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见解。
个体差异与睡眠需求
首先,陆林院士指出,每个人的睡眠需求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体质、日常活动量、生活习惯等。一般情况下,身体偏瘦、经常在户外活动、有规律体育锻炼的人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较少,大约7个小时即可;而对于那些生活习惯不太健康、缺少户外活动、体重偏重的人来说,可能需要长达8小时的睡眠时间才能满足身体的休息需求。
如何判断睡眠质量?
判断睡眠是否充足,不仅仅看时间长度,更重要的是要看睡眠的质量。如果醒来后感到精神焕发、反应敏捷、情绪稳定、学习和工作效率高,那么就说明你的睡眠质量是相当不错的。反之,如果经常感到疲惫、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波动大,即便睡眠时间足够,也意味着睡眠质量有待提高。
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
1、晒太阳
陆林院士强调,晒太阳是提高着眠质量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日光能够调节我们体内的生物钟,抑制白天的睡眠激素分泌,促进夜间的激素释放,从而帮助我们在晚上获得更深层次的休息。因此,尽量创造机会在户外活动,每天至少晒半小时太阳,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2、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在现代社会,电子产品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陆林院士提醒说,睡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干扰我们的视神经,抑制睡眠激素的分泌,导致睡眠障碍。因此,他建议睡前尽量减少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可以选择阅读纸质书籍或报纸来代替。
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和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多晒太阳、减少晚上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我们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进而提高生活的质量。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证良好睡眠的关键。